舞台音响是舞台美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本文从营造舞台环境、制造舞台气氛、铸造声音形象、打造动感效应四大视角,对舞台音响进行细致的论述。
舞台音响,又称“音响效果”,既是舞台美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,又是舞台艺术创作的手段之一。具体包括在舞台演出时运用多种器具与技法,模拟或再现各种动物及其他物体发出的响声(如风声、雨声、雷声、鸡叫声、犬吠声、人喊声、马嘶声、枪声、炮声、火车声、汽笛声、马蹄声),也包括运用现代的音响设备,对演员的声音进行美化、扩音等(如话筒、耳麦、胸麦、电子调音台等设备对演员声音所进行的“再造”与“重塑”)。
舞台音响具有而丰富的艺术功能,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。
一、营造舞台环境
舞台音响可以与舞台布景、灯光等一起,共同营造舞台环境,形成具体感、生动感、真实感,构成音画一体、视声同步的意境。
在这方面,有许多成功的例证。例如经典话剧《雷雨》中,雷声、雨声的音响自不必说,就是剧中的一个小道具——,在幕后的一响,表现出周萍的开枪自杀,也营造出戏剧的典型环境——面对黑暗的社会,所有的人都毫无光明的出路,只能自我毁灭。又如越剧《祥林嫂》中后一幕祥林嫂在披露年关冻饿交加,惨死在偏僻小巷的画面,配之以幕后爆竹声声的音响,也营造出春节之夜“几家欢乐几家愁”的旧中国的典型环境。再如评剧《半江清澈半江红》中,八女投江时,幕后响起枪炮声的音响,也营造出日本侵略军步步紧逼的典型环境。
舞台音响营造舞台环境,具有以无形塑有形、以声音绘画面的的艺术功能与独有的艺术效果。
二、制造舞台气氛
舞台音响还可以制造、烘托、渲染舞台气氛,彰显出它的艺术魅力与的审美意味。
在这方面,也有许多成功的范例。例如越剧《红楼梦中》,林黛玉临终之前,本来舞台气氛是无限的悲痛与哀伤,可是幕后突然响起贾宝玉与薛宝钗婚礼的喜乐声,这一音响效果,有力地营造出舞台上更加悲苦的气氛,即通过对比的手法,达到“以乐境写哀,倍增其哀”的艺术效果。又如京剧《成败萧何》中萧何乘马追赶已经脱身的韩信时,通过幕后韩信所乘坐骑的渐近的蹄声,营造出萧何即将追上韩信,并将使韩未央宫受死的悲剧气氛。再如龙江剧《花木兰》中,第四场幕后的一阵婚庆的音乐声的音响,引发出女主人公花木兰的“结婚梦”;而第六场幕后的哀婉的乐曲声的音响,则引出花木兰在金勇幕前“哭灵”的情节。二者一喜一悲,都通过舞台音响达到了制造舞台气氛的目的。
三、铸造声音形象
由于现代化高科技手段介入舞台音响,便使舞台音响有了新的灵气与新的生命,成为铸造舞台声音形象的有效手段。
所谓“铸造声音形象”,是指通过舞台音响设备(话筒、电子调音台、音箱、混响器、功效器等),对演员的声音进行调整、美化、放大等,从而铸造出理想的、更为艺术化的声音形象。
在这方面,更有许多成功的例证。例如通俗歌曲的演唱,几乎都离不开舞台音响设备,其中的沙声唱法、哑声唱法、气声唱法等,更需要凭借音响设备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舞台音响真正成为舞台上的声乐演唱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四、打造动感效应
舞台音响还具有打造动感效应的特殊功能。舞台音响的“动感”,是通过其节奏、音量等的张力得以实现的。
在这方面,同样有许多成功的例证。例如在现代舞的演出时,通过舞台音响中架子鼓的音响与激光频闪灯的紧密配合,就打造出动感效应。又如在通俗歌曲的劲歌狂舞的载歌载舞的演唱中,也通过伴奏的音响与激光灯的配合,打造出强劲的舞台动感效应。这种动感效应,激起受众强烈的情感共鸣,在“场”的作用下,形成受众与演员的激情互动,不断将演出气氛推向高潮。
综上所述,舞台音响的丰富而又的艺术功能万万不可小视,而必须充分发挥出来。